芝士蛋糕:食譜大全、避雷技巧與台北購買指南

講到甜點,我的胃永遠會給芝士蛋糕留一個特別的位置。那種介於紮實與輕盈之間、濃郁卻又清爽的口感,簡直像中了魔法。不管是在臺北東區精緻的咖啡館,還是巷弄裡不起眼的小店,甚至是自家廚房飄出的香氣,只要看到選單上有「芝士蛋糕」,我的理智線就很容易斷掉,非得點一塊來試試不可(錢包君對不起!)。

但說真的,外面買的,好吃是好吃,貴也是真的貴!而且,你知道最讓人抓狂的是什麼嗎?踩雷!那種滿懷期待一口咬下去,結果口感粉粉的像石膏,或是甜到喉嚨發緊、膩到瞬間後悔的感覺,真的超打擊人的。我就遇過幾次,貴的、便宜的都有踩過坑。所以後來我就想,幹嘛不自己動手試試看?至少材料、甜度、風味都能自己掌控嘛!

不過,自己動手做芝士蛋糕,可不是把材料攪一攪就搞定那麼簡單。我剛開始也是經歷了各種失敗案例:餅乾底溼答答不成形、蛋糕烤出來像月球表面裂得慘不忍睹、脫模時更是大型災難現場... 說多了都是淚啊!但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嘛(雖然這個媽有點煩人),經過無數次嘗試、調整,甚至半夜還在查資料(感謝各路大神博主和YouTube師傅的無私分享),終於摸索出一些能讓我的芝士蛋糕從“能吃”進階到“哇!好吃耶!”的心得。

今天這篇,就想把我對芝士蛋糕的愛戀,還有一路累積下來的實戰經驗(包含血淚教訓!),一股腦兒分享給你。我會介紹幾種我最常做、也最受歡迎的款式,從食材選擇的小細節到操作的關鍵步驟,通通告訴你。當然,我也會很誠實地告訴你哪裡容易出包,哪裡需要特別注意(這都是用失敗換來的寶貴經驗啊!)。希望能幫你少走點彎路,在家也能輕鬆做出讓人驚豔的冰涼芝士蛋糕!

首先,選對材料,贏在起跑點!

芝士蛋糕,靈魂人物是誰?絕對是「奶油乳酪」(Cream Cheese)啦!它的品質好壞,直接決定了你的蛋糕是殿堂級還是地雷級。我試過市面上不少牌子,真心覺得:

  • 菲律奶油乳酪: 最容易買到,價格親切,風味濃郁度中等偏上,質地也算滑順,適合日常練習或預算考量。但有時候感覺批次品質不太穩定?(個人偶爾遇到的狀況)
  • 卡菲: 乳香味更濃、更醇厚,質地更細緻綿密,是做高品質芝士蛋糕的首選。缺點是...貴不少!但當你追求那個極致口感時,它值得投資。我個人最愛用這個。
  • 安奶油乳酪: 也不錯,風味溫和平衡,質地也好,價格介於上面兩者之間。

除了主角,配角也很重要:

  • 餅乾底: 最常用的是消化餅(原味或全麥都可以),麥香足,壓碎後混合融化的無鹽奶油,就是最經典的基底。奧利奧(去掉夾心)壓碎做底也很流行,巧克力風味更濃。
  • 酸奶油 (Sour Cream) / 鮮奶油 (Whipping Cream): 這些液態乳製品能增加溼潤度和輕盈感,讓口感更滑順。記得要用動物性的鮮奶油,植物性的... 嗯,味道和口感差很多,我不愛。
  • 糖: 細砂糖是最常用的。追求更細緻的融化效果可以用糖粉。
  • 蛋: 通常用室溫的全蛋或蛋黃,幫助蛋糕凝固並增加風味。
  • 檸檬汁/香草精: 點睛之筆!一點點檸檬汁能中和甜膩,提升整體風味的層次;香草精則是增加香氣的經典選擇。
  • 吉利丁 (Gelatin):凍芝士蛋糕(免烤款)必備的凝固劑。記得買片狀的比較方便控制用量,使用前要用冰水泡軟(這叫“泡發”)。粉狀吉利丁也OK,但換算比例要小心。

準備器具別偷懶:

  • 活動底蛋糕模 (Springform Pan): 絕對是必備神器!一般是 8 吋或 9 吋最常用。脫模時鬆開外圍的扣環,完美蛋糕就現身了。
  • 攪拌盆: 大小都要有。
  • 電動打蛋器: 打發奶油乳酪、鮮奶油省力太多了。手動打?除非你想練臂力...
  • 橡皮刮刀: 混合材料、刮盆必備。
  • 篩網: 過篩粉類、甚至過篩芝士糊,能讓成品更細膩無顆粒。
  • 烤箱溫度計: 這個真的很重要!很多家用烤箱溫度都不準,相信我,幾十塊臺幣的投資絕對值得,能大大提高成功率。

接下來,就是重頭戲:分享我的最愛食譜啦!

經典紐約風重乳酪蛋糕 (烤焗)

這款是我的心頭好,口感紮實濃郁,芝士風味最強!做法其實不難,但有幾個關鍵點要注意。

材料 份量 備註 顏色標示
餅乾底:
消化餅乾 約 160g 壓得越碎越好
無鹽奶油 80g 融化
乳酪糊:
奶油乳酪 450g 室溫軟化至手指可輕鬆按壓的程度超級重要!
細砂糖 120g ~ 150g 可依口味調整,我覺得130g甜度剛好
雞蛋 (室溫) 2顆 (大型) 一顆一顆加入
酸奶油 120ml 或鮮奶油 🟨
檸檬汁 1大匙 (約15ml) 新鮮現擠最好
香草精 1小匙 (約5ml)
低筋麵粉 15g 或玉米粉,幫助穩定結構

做法:

  1. 搞定餅乾底: 消化餅裝進厚塑膠袋,用擀麵棍或酒瓶(對,我幹過)用力敲碎、碾碎成細沙狀。融化奶油倒進去,徹底混合均勻。把混合好的餅乾屑倒進活動底模,用杯子底或量勺用力壓實壓平,尤其是邊緣要壓緊。放進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讓它定型。記得壓實!壓實!壓實!重要的事說三遍,不然一切就散掉超崩潰!
  2. 預熱烤箱 & 準備水浴: 這時候可以預熱烤箱到 170°C (340°F)。同時準備一個比蛋糕模大一點的深烤盤,等一下要裝熱水用(這就是水浴法,讓蛋糕均勻受熱,避免開裂或烤過頭)。
  3. 處理靈魂 - 奶油乳酪: 把已經徹底軟化的奶油乳酪放進大盆裡。重點來了:用低速攪打! 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打,輕輕打到滑順無顆粒就好,千萬別高速狂打,會打進太多空氣,烤的時候就容易膨脹開裂。你看,芝士蛋糕的細膩從這裡就開始了。
  4. 加糖拌勻: 把細砂糖加入滑順的乳酪中,繼續用低速攪打到糖融合,看不到顆粒,整個混合物看起來有點蓬鬆感就好。
  5. 雞蛋一顆一顆來: 雞蛋要室溫的!一顆一顆加入,打勻一顆再加下一顆。每加一顆都要確保完全混合均勻再加下一顆。同樣,低速就好,過度攪拌會混入太多空氣。
  6. 加入濕性材料: 倒入酸奶油(或鮮奶油)、檸檬汁、香草精。繼續低速攪拌均勻。
  7. 加入粉類: 把低筋麵粉過篩進去(這步驟能讓口感更細膩),用橡皮刮刀輕輕拌勻就好,不要過度攪拌。這時候乳酪糊應該是非常滑順、有光澤的狀態。
  8. 入模 & 水浴烘烤: 把乳酪糊倒入已經有餅乾底的蛋糕模中,稍微在桌上輕敲幾下震出大氣泡。把模具放到準備好的深烤盤裡,小心地在深烤盤中倒入熱水(大約到蛋糕模高度的一半或2/3)。這個熱水浴是芝士蛋糕表面光滑不裂的關鍵保護罩!然後整個放進預熱好的烤箱中層。
  9. 烘烤時間: 烤大約 50-65分鐘。重點來了:不要追求表面焦黃!我們要的是中間還有一點點晃動感(像布丁那樣微微晃動),邊緣已經凝固的狀態。時間快到時要密切觀察。我的烤箱通常需要55分鐘左右。
  10. 關火悶烤: 時間到後,關掉烤箱電源,但讓蛋糕繼續待在烤箱裡,門稍微開啟一條縫(可以用烤箱手套夾住門邊),悶個1小時左右。這個步驟讓蛋糕慢慢降溫,大大減少回縮和開裂的機會!這是我的不裂秘訣之一。
  11. 徹底冷卻: 悶完後取出蛋糕,放到網架上完全冷卻至室溫。這時候蛋糕可能中間還會凹一點點,正常。然後,一定要!必須要!冷藏過夜! 至少冷藏 4小時,最好隔夜。冷藏後的芝士蛋糕風味才會完全融合,口感達到最佳狀態。心急吃不了好蛋糕啊!

實戰心得與避雷點:

  • 奶油乳酪軟化不足: 絕對是大忌!會有顆粒感,怎麼打都打不勻。提早拿出來放室溫,或者切成小塊加速軟化。千萬不要用微波爐強力加熱,會變質!這點我踩過雷,做出來口感超粗糙。
  • 過度攪拌: 特別是加蛋後,高速或太久會打入過多空氣,烤時膨脹過度,冷卻後容易塌陷開裂。低速、輕柔是王道。
  • 水浴沒做好: 熱水不夠熱、水量不足,或者深烤盤不夠深導致水濺入蛋糕模,都會影響效果。確保烤盤夠深、熱水夠熱(我用剛煮滾的熱水)、水量足夠(至少要浸到蛋糕模一半高)。
  • 烤過頭: 追求表面焦黃就完了!中間微微晃動即可關火悶烤。烤過頭口感會粉粉的、乾乾的,甚至中間會凹陷厲害。
  • 沒冷藏夠就吃: 口感、風味都差很多!冷藏是芝士蛋糕好吃的最後一道魔法工序。

夢幻草莓凍芝士蛋糕 (免烤)

這款非常適合夏天,清爽無負擔,顏色又超級夢幻!重點是免烤箱,成功率很高。

材料 份量 備註 顏色標示
餅乾底: (同經典款或可換奧利奧底)
餅乾碎 約 120g 🟫
無鹽奶油 60g 融化
草莓乳酪層:
奶油乳酪 250g 室溫軟化 🟥
原味優格 100g 或酸奶油
細砂糖 70g ~ 90g 可調整
新鮮草莓 150g 洗淨去蒂
檸檬汁 1大匙 (約15ml)
吉利丁片 3片 (約7.5g)
動物性鮮奶油 200ml 需事先冷藏至少12小時才容易打發
草莓果凍層 (裝飾用可選):
新鮮草莓 100g 切片裝飾用
100ml
細砂糖 30g
吉利丁片 1片 (約2.5g)

做法:

  1. 餅乾底: 同經典款做法,壓實壓緊在蛋糕模底層,冷藏備用。
  2. 處理吉利丁: 將4片吉利丁片(3片用在乳酪糊 + 1片用在果凍層)分別放入兩碗冰水中浸泡約5-10分鐘,直到變軟、撈起擠乾水分備用。記得用冰水!
  3. 製作草莓醬: 將150g草莓切小塊,加一點點糖(份量外)和檸檬汁(份量內),用中小火煮軟,稍微壓爛成濃稠果醬狀(不用太細,有點果粒口感也行)。稍微放涼一點點。
  4. 打發鮮奶油: 拿出超級冰的鮮奶油,用電動打蛋器打到出現明顯紋路、提起打蛋器有小彎鉤的7-8分發狀態(濕性偏中性發泡),放冰箱冷藏備用。別打過頭變豆腐渣!鮮奶油溫度夠低才好打。
  5. 製作草莓乳酪糊:
    • 軟化的奶油乳酪+細砂糖,用低速打至滑順無顆粒。
    • 加入優格(或酸奶油)、檸檬汁,打勻。
    • 加入步驟3放涼的草莓醬,攪打均勻。
  6. 融化吉利丁 & 加入乳酪糊: 取一個小碗,放入步驟2擠乾的3片軟化吉利丁,隔著熱水(小碗放熱水鍋上加熱)攪拌直到吉利丁完全溶解成液體(注意溫度別太高,溶解即可)。立刻將溶解的吉利丁液一邊緩緩倒入草莓乳酪糊中,一邊快速攪拌,確保混合均勻。
  7. 混合鮮奶油: 將步驟4打發好的冷藏鮮奶油,取約1/3先加入草莓乳酪糊中,用橡皮刮刀輕輕拌勻(讓兩者質地接近,比較好混合)。再將剩下的鮮奶油全部倒入,用切拌 + 翻拌的手法輕輕拌勻,直到顏色均勻、沒有明顯的白色紋路。動作要輕柔,避免消泡!這是芝士蛋糕輕盈口感的關鍵。
  8. 組合: 將拌好的草莓乳酪糊倒入鋪好餅乾底的模具中,輕輕震幾下或用刮刀抹平表面。放入冰箱冷藏至少2-3小時,直到完全凝固。
  9. 製作草莓果凍層 (可選): 若想做表層果凍裝飾:
    • 將100ml水+30g糖加熱到糖溶解,稍微放涼(溫熱但不要太燙)。
    • 將步驟2擠乾的最後1片軟化吉利丁放入溫糖水中,攪拌至溶解。
    • 待吉利丁糖水完全冷卻(重要!否則會讓下層芝士融化)。
    • 在已經凝固好的草莓芝士蛋糕表面,整齊鋪上切片的新鮮草莓。
    • 將冷卻的吉利丁糖水緩緩倒在草莓片縫隙中,鋪滿表面一層。
    • 放回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讓果凍層凝固。
  10. 脫模享用: 完全凝固後,用熱毛巾圍著模具邊緣敷一下(或用吹風機稍微吹一下模具外側),即可輕鬆脫模。切的時候用熱刀切(刀子在熱水裡泡一下擦乾),切面會更漂亮!冰冰涼涼的芝士蛋糕,搭配草莓酸甜,超讚!

實戰心得與避雷點:

  • 鮮奶油打發失敗: 鮮奶油溫度不夠冰、盆子或打蛋器頭有油有水不乾淨、打過頭變成油水分離... 都會失敗。確保所有器具乾淨、乾燥、冰冷!打發時旁邊放冰水盆降溫更好。
  • 吉利丁溫度沒控好: 溶解吉利丁的溫度過高,或者加入乳酪糊時乳酪糊溫度太低,都可能導致吉利丁遇冷結塊,產生顆粒感。溶解吉利丁溫度適中(約60°C以下即可),加入時乳酪糊不能是冰的(所以草莓醬和乳酪糊都要放涼,但不要太冷)。
  • 拌合消泡: 拌入打發鮮奶油時太粗暴或攪拌過度,會讓鮮奶油消泡,口感就不夠輕盈柔軟了。切拌翻拌要溫柔快速。
  • 果凍層太熱倒入: 做表層果凍時,糖水必須冷卻才能倒在下層已凝固的芝士上,否則邊緣會融化,畫面慘不忍睹(親身經歷過...)。
  • 冷藏時間不夠: 凍芝士蛋糕一定要冷藏夠時間讓吉利丁發揮作用才能脫模切塊,否則會軟塌不成形。

日式抹茶雙層芝士蛋糕

這款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!濃郁的抹茶乳酪層搭配輕盈的抹茶鮮奶油層,茶香十足,苦甜平衡很有深度。

材料 份量 備註 顏色標示
餅乾底: (同經典款或海綿蛋糕底)
抹茶乳酪層 (烤焗):
奶油乳酪 200g 室溫軟化 🟩
細砂糖 60g
雞蛋 (室溫) 1顆 (大型)
動物性鮮奶油 60ml
抹茶粉 8g ~ 10g 品質好的日本抹茶粉是關鍵!
低筋麵粉 10g
抹茶慕斯層 (免烤):
蛋黃 1個
細砂糖 25g
牛奶 30ml
抹茶粉 4g ~ 5g
吉利丁片 1片 (約2.5g)
動物性鮮奶油 150ml 需事先冷藏至少12小時

做法:

  1. 製作餅乾底: 同經典款做法,壓實壓緊在蛋糕模底層,冷藏備用。或者,也可以用一片薄的海綿蛋糕片當底(更日式風味)。
  2. 預熱烤箱 & 準備抹茶乳酪層:
    • 預熱烤箱 160°C (320°F)
    • 軟化奶油乳酪+細砂糖,低速打勻。
    • 加入室溫雞蛋,低速打勻。
    • 加入鮮奶油,打勻。
    • 將低筋麵粉和抹茶粉一起過篩(過篩很重要,避免抹茶結塊)加入乳酪糊中,用橡皮刮刀輕輕拌勻至無粉粒。
    • 將乳酪糊倒入模具中(已有餅乾底)。無需水浴,因為這層比較薄。
    •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,烤約 25-30分鐘。烤到邊緣凝固,中間還有點晃動感即可。取出放在網架上完全冷卻
  3. 製作抹茶慕斯層:
    • 吉利丁片用冰水泡軟,擠乾水分備用。
    • 蛋黃+細砂糖放入小盆,用打蛋器打到顏色變淺、體積稍微膨脹。
    • 牛奶加熱到微溫(不用滾),緩緩倒入蛋黃糊中,邊倒邊攪拌均勻。
    • 將混合液倒回小鍋,用中小火加熱,不停攪拌,直到變得稍微濃稠(像稀粥狀,約80°C殺菌),立即離火。這就是英式蛋奶醬(Custard Sauce)。千萬別煮滾變蛋花湯!
    • 立刻加入抹茶粉,攪拌均勻至無顆粒。
    • 加入軟化擠乾的吉利丁片,攪拌至完全溶解。將抹茶蛋奶醬過篩一次,確保滑順,然後放涼(可隔冰水降溫)。
    • 將冷藏的動物性鮮奶油打到硬性發泡(提起打蛋器有直立小尖角)。
    • 完全冷卻的抹茶蛋奶醬倒入打發鮮奶油中,用橡皮刮刀輕輕切拌、翻拌均勻至顏色一致。
  4. 組合: 將抹茶慕斯糊倒在已經完全冷卻的抹茶乳酪層上,輕輕抹平表面。放入冰箱冷藏至少4小時,最好隔夜
  5. 脫模裝飾: 冷藏定型後脫模。可以在表面篩上一層抹茶粉做裝飾,或者裝飾一些白巧克力屑、金箔等。切開後雙層抹茶綠,超美!這款芝士蛋糕的層次感是亮點。

實戰心得與避雷點:

  • 抹茶粉品質: 絕對是靈魂!用廉價的綠茶粉效果差很多,顏色暗沉、味道偏苦澀或草味。投資一罐好的日本抹茶粉吧!我試過便宜的,做完都想倒掉...
  • 抹茶粉結塊: 無論是做乳酪層還是慕斯層,抹茶粉都必須過篩。混合時也要攪拌均勻,否則會有討厭的綠色顆粒。
  • 蛋奶醬煮過頭: 變成蛋花湯就完了!全程中小火,不停攪拌,感覺變稠就離火。隔水加熱更安全但較慢。
  • 慕斯層溫度不對: 抹茶蛋奶醬必須完全冷卻才能拌入打發鮮奶油!太熱會融化鮮奶油導致失敗。
  • 冷藏時間不足: 慕斯層需要時間凝固,乳酪層也需要冷藏後口感才好。耐心等待是值得的。

關於購買:臺北哪裡有好吃的芝士蛋糕?

自己動手做很有成就感,但總有懶得動或是想嘗鮮的時候嘛!分享幾家我覺得水準不錯、值得一試的臺北芝士蛋糕店家(純屬個人偏好,口味真的很主觀):

  • 某某菓子工房: 經典紐約重乳酪做得非常到位,口感綿密濃鬱不膩,餅乾底又香又紮實。價格偏高但品質對得起。缺點是店面小,常常要排隊。
  • YY甜點工作室: 凍芝士蛋糕口味變化多,常有季節限定款(像之前吃過的荔枝玫瑰凍芝士超驚豔!),口感輕盈,層次豐富。需要預訂。
  • ZZ咖啡館: 他們家的日式輕乳酪很出名,蓬鬆濕潤,蛋奶香十足,像在吃雲朵!搭配咖啡很完美。屬於比較清爽不膩的型別。
  • 市場裡的無名攤: 有時候驚喜藏在傳統市場!我家附近菜市場有個阿伯賣的簡單原味重乳酪,用料實在,奶香濃,價格親民(大概就咖啡館的一半價錢),是我解饞的秘密基地。不過要看運氣,不是天天出攤。

說真的,吃過自己做的,再對比外面買的,會更清楚知道用料差異在哪裡。有些店賣很貴,但吃起來的乳酪香氣就是差那麼一點,或是甜得膩口。自己做雖然麻煩,但那份真材實料和成就感,是買不到的。

Q&A:關於芝士蛋糕,你可能想問的...

Q:為什麼我的烤芝士蛋糕總是裂開?像東非大峽谷一樣...

A:吼,這個問題困擾過我超久!綜合我爬文和實戰經驗,最常見的幾個原因:

  1. 攪拌過度混入太多空氣: 特別是加蛋後高速狂打。記得低速!輕柔!蛋糕體內氣泡太多,烤時膨脹過猛,冷卻時就容易塌陷開裂。
  2. 烤箱溫度太高: 溫度太高,表面迅速結皮定型,裡面還在膨脹,就把皮撐破了。用溫度計確認實際爐溫很重要。如果發現太快上色,可以中途降個10度。
  3. 烤過頭了: 中間一定要還有一點點晃動感(像布丁那樣)就要關火悶烤了。烤到完全凝固才關火,內部壓力過大也會裂。
  4. 沒有用水浴法: 水浴提供溫和均勻的熱力,是防止表皮乾燥緊繃、避免開裂的關鍵!強烈建議要做。
  5. 冷卻太快: 烤完馬上拿出來放到冷的地方,劇烈溫差也容易導致開裂。所以關火悶烤1小時讓它慢慢降溫是必要的步驟。

Q:做凍芝士蛋糕時,吉利丁片該怎麼用?份量怎麼抓?

A:吉利丁是凍芝士成功凝固的關鍵!我的經驗是:

  • 浸泡: 一定要用冰水(或冷水)泡軟,時間大約5-10分鐘,摸起來軟軟QQ的,撈起來擠掉多餘水分。
  • 溶解: 擠乾水分的吉利丁片,放入一個小容器(碗或量勺),再將容器放在熱水上(隔水加熱),攪拌直到完全溶解變成透明液體。溫度不用太高,溶解就好,太高可能影響凝結力。
  • 加入: 將溶解的吉利丁液立刻、緩緩倒入需要凝固的混合物中(比如溫熱的乳酪糊或蛋奶醬),並且快速攪拌均勻!動作要快,避免吉利丁遇到冷的區域性先凝結成顆粒。混合物最好是溫熱或室溫(不能是冰冷的),比較容易混合均勻。
  • 份量參考: 一般來說,1片吉利丁片(約2.5g) 大約可以凝固 200ml - 250ml 的液體(具體看液體濃稠度和你想要的凝固硬度)。像我的草莓凍芝士食譜,用了3片處理約400-450ml的混合物,硬度剛剛好。多做幾次就能掌握你喜歡的軟硬度。

Q:自己做芝士蛋糕真的比較划算嗎?還是買現成的就好?

A:這個問題... 要看你怎麼算「划算」啦!

  • 金錢成本: 如果你追求頂級材料(像我用卡夫菲奶油乳酪、日本抹茶粉、動物性鮮奶油),加上買模具(活動底模不便宜)的初期投入,做一個8吋經典紐約芝士蛋糕,成本大概落在 $400 - $650 臺幣左右(看材料等級)。外面咖啡館一塊切片大概 $150 - $220。一整模自己切個8片算,單片成本大約 $50 - $80,看起來是便宜不少。但如果只是偶爾吃一小片,買現成的當然方便。而且小店或市場賣的整模可能 $400 上下也有(但用料等級差異就很大了)。
  • 時間成本: 自己做非常花時間!備料、製作、烘烤、悶烤、冷卻、冷藏過夜... 從開始做到能吃,起碼隔天。外面的買了馬上吃。
  • 成就感和品質掌控: 這點無價!自己做可以選最好的材料、控制甜度(外面有的真的甜死人)、調整喜歡的口味濃淡、確保沒有亂七八糟的新增物。看著成品從自己手中誕生,那份滿足感是金錢買不到的。失敗時的挫折感... 也是自己承擔啦(笑)。

所以,我覺得「划算」的定義因人而異。想省錢、有時間、享受過程、追求特定品質,自己做絕對值得。想方便、快速解饞、嘗鮮不同口味,買現成的也很好。我現在是兩者並行,看心情和時間決定!


希望能把我對芝士蛋糕的熱愛和心得,都清楚地傳遞給你了。烘焙的路上挫折難免(我的垃圾桶裡也躺過不少失敗品啊),但只要掌握關鍵點,多練習幾次,你一定能做出讓自己和家人朋友都驚豔的美味芝士蛋糕!享受過程,享受那份冰涼的幸福滋味吧!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交流哦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