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超級熱愛在廚房搗騰、尤其迷戀巧克力香氣的吃貨,這篇文章我早就想寫了!市面上好多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,有的太複雜搞得人頭大,有的又太簡單吃起來沒靈魂。我試過超多版本,踩過坑也發現過寶藏,這次就掏心掏肺把我的私藏秘籍和實戰心得都告訴你,絕對讓你在家也能烤出不輸名店、甚至更合你口味的完美巧克力餅乾!
目錄
巧克力餅乾,我的心頭好!
每次路過麵包店,那股濃郁的巧克力香就像有魔力一樣把我吸進去。外酥內軟,咬下去巧克力豆微微融化... 啊!簡直是幸福感炸彈!但說真的,買來的總覺得不夠滿足,不是太甜就是巧克力不夠多。所以,自己動手烤才是王道!控制甜度、選最好的巧克力、調整軟硬度,統統自己說了算。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成了我的廚房聖經,各種版本都忍不住要試試看。
說真的,找一個真正靠譜、零失敗、又能根據自己喜好調整的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不容易。有些步驟不清不楚,有些材料比例怪怪的。我失敗過好幾次,要麼烤成石頭餅乾,要麼變成一盤巧克力醬... 說多了都是淚!不過,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嘛,現在總算摸出點門道了。今天分享的,絕對是經過我多次實戰、改良過的精華版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,成功率超高,味道超正點!
準備功夫要做好!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烤餅乾看起來簡單,但一些小細節沒注意到,成品就差很多!先來聊聊準備工作。
- 材料品質是關鍵: 別小看材料!巧克力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味道。我強烈建議用烘焙專用的巧克力豆(耐烤巧克力豆),普通巧克力塊切小塊容易烤融化不見。麵粉用中筋就好(臺灣叫中筋麵粉),別用高筋,不然餅乾會太硬。黃油要用無鹽的,這樣甜度才好掌控。雞蛋要室溫的,比較好打發融合。
- 工具不能少:
- 電動攪拌器(手打會累死)
- 大攪拌碗
- 刮刀
- 烤盤(最好有2個,輪著用)
- 烘焙紙(防粘神器,清洗也方便)
- 量杯量匙(西點講究精準)
- 冰淇淋勺(挖麵糰大小一致,烤起來才均勻)
經典美式軟心巧克力餅乾食譜
好啦,重頭戲來了!分享我最常做、廣受好評的一款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——經典美式軟心巧克力餅乾!外緣酥脆,內心溼潤軟糯,巧克力爆多,口感層次超豐富!這就是我心中完美的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代表。
食譜名稱:經典美式軟心巧克力餅乾
食材 (約做 12-15 片大餅乾):
材料 | 份量 | 重點說明 |
---|---|---|
無鹽奶油 (室溫) | 113克 (1條) | 一定要室溫軟化!手指能輕易按下去的程度 |
黃砂糖 | 100克 | 提供濕潤度和焦糖香氣 |
白砂糖 | 50克 | 提供甜度和脆度 |
雞蛋 (室溫) | 1顆 (大顆) | 大型雞蛋,室溫 |
香草精 | 1茶匙 | 純天然的最好,提升風味層次 |
中筋麵粉 | 155克 | 過篩!過篩!過篩!(重要說三次) |
小蘇打粉 | 1/2茶匙 | 讓餅乾膨脹的關鍵 |
鹽 | 1/2茶匙 | 平衡甜味,帶出巧克力香 |
耐烤巧克力豆 (或切塊巧克力) | 180克 - 200克 | 靈魂所在!建議用半甜或苦甜巧克力,不要吝嗇! |

做法 (圖文詳解重點步驟):
- 奶油 & 糖的打發: 把軟化的無鹽奶油放進大碗裡,用電動攪拌器以中速打發到顏色變淺、質地蓬鬆(像羽毛狀),大約打1-2分鐘。接著加入黃砂糖和白砂糖,繼續用中速打發約2-3分鐘,直到糖粒幾乎溶解,混合物變得非常蓬鬆柔滑。這個步驟是餅乾酥脆與否的關鍵!偷懶的話,餅乾口感會差很多。
- 加入濕性材料: 把室溫雞蛋和香草精加入奶油糖混合物中。用低速攪拌,剛開始會有點油水分離,別緊張,持續攪拌到完全融合均勻就好。記得要停下來用刮刀把碗壁的奶油刮下來拌勻。融合好的狀態應該是光滑的乳霜狀。
- 混合乾性材料: 在另一個碗裡,把已經過篩的中筋麵粉、小蘇打粉和鹽混合均勻。然後,把乾粉分兩次加入濕性材料中。用低速混合!切記!混合到剛剛看不到乾粉就要停了!千萬不要過度攪拌!這是保持餅乾軟嫩的秘訣,攪拌過度會出筋,餅乾就變硬了。我曾經因為想讓麵糊更均勻多攪了十幾秒,結果烤出來超級硬...哭!
- 拌入巧克力豆: 最後,把巧克力豆(或切塊的巧克力)倒入麵糊中。用刮刀用「切拌」的方式輕輕拌勻,讓巧克力豆均勻分佈就好。你會發現麵糊裡滿滿都是巧克力,這就對啦!這個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的精髓就是料多實在!
- 麵團冷藏 (重要!): 這點超多人會忽略!用保鮮膜把麵糊包好,或者蓋上蓋子,放進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,理想是冷藏過夜(最多72小時)。為什麼要冷藏? 首先,麵粉有時間充分吸收水分,麵糊更融合。其次,奶油重新凝固,烘烤時不會瞬間攤平,能烤出厚實、外酥內軟的效果。最後,風味會更深沉更濃鬱!相信我,這步驟跳過,餅乾口感真的差一截。冷藏後的麵糊也會比較硬,比較好挖取塑形。
- 預熱 & 準備烤盤: 烤箱預熱到 190°C (375°F)。在烤盤上鋪好烘焙紙。拿出冷藏好的麵糊。用冰淇淋勺(或大約每份2-3大湯匙的量)挖取麵糊球,間隔地放在烤盤上。麵糊球之間要留足夠空間(至少5公分),因為烘烤時餅乾會攤開變大。我通常一個標準烤盤只放6球。
- 烘烤: 把烤盤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。設定時間 10-12分鐘。重點來了:不要烤到全熟才拿出來!餅乾邊緣呈現金黃色,中間看起來還稍微有點濕軟、不平整(像融化的起司狀),這樣就對了!我自己的經驗是11分鐘左右是我的最愛口感。因為餅乾出爐後,餘溫還會繼續加熱中心部分(所謂的後熟效應)。如果烤到中心都凝固才取出,冷卻後就會變硬,失去軟心口感。
- 冷卻 (耐心等待!): 出爐後,讓餅乾在烤盤上靜置冷卻 5分鐘。這時候餅乾非常脆弱,千萬不要去移動它!5分鐘後,再用刮刀小心地將餅乾移到網架上完全冷卻。這時候滿屋子都是巧克力香,真的很煎熬... 等餅乾完全冷卻後,口感才會定型,達到外酥內軟的完美狀態!忍住!別偷吃熱的!熱的吃起來粉粉的,味道也不對。
看看我的成品照(想像一下):邊緣是漂亮的金棕色,帶點酥脆感,表面有點裂紋,中間則是誘人的深色,點綴著滿滿的巧克力豆,稍微塌陷的狀態就是美味的保證!這款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每次端出來都會被秒殺。
厚實燕麥巧克力餅乾食譜
如果你喜歡更有嚼勁、口感豐富一點的巧克力餅乾,這款加了燕麥的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絕對要試試!燕麥帶來獨特的香氣和Q彈口感,配上巧克力,一點也不違和,反而更耐吃,感覺也健康一點點(心理安慰啦)。這也是我常做的另一款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。

食譜名稱:厚實燕麥巧克力餅乾
食材 (約做 15-18 片):
材料 | 份量 | 重點說明 |
---|---|---|
無鹽奶油 (室溫) | 113克 (1條) | 室溫軟化 |
黃砂糖 | 100克 | |
白砂糖 | 50克 | |
雞蛋 (室溫) | 1顆 (大顆) | |
香草精 | 1茶匙 | |
中筋麵粉 | 95克 | 過篩 |
小蘇打粉 | 1/2茶匙 | |
肉桂粉 (可選) | 1/2茶匙 | 增加暖香,推薦試試 |
鹽 | 1/2茶匙 | |
傳統燕麥片 (非即溶) | 120克 | 口感來源!一定要用傳統的 |
耐烤巧克力豆 (或切塊巧克力) | 150克 | |
切碎的核桃或胡桃 (可選) | 60克 | 增加堅果香氣和口感 |
做法:
- 奶油 & 糖的打發: 同經典款做法。軟化奶油打發,加入兩種糖繼續打發至蓬鬆。
- 加入濕性材料: 加入室溫雞蛋和香草精,混合均勻。
- 混合乾性材料: 在另一個碗混合過篩的中筋麵粉、小蘇打粉、肉桂粉(如果用)和鹽。
- 拌合乾濕料 & 燕麥: 將乾粉加入濕性材料中,用低速混合至剛無乾粉。立刻加入燕麥片,用刮刀或低速攪拌均勻。這時麵糊會比較乾、有顆粒感是正常的。
- 加入巧克力 & 堅果: 最後拌入巧克力豆和切碎的堅果(如果用)。
- 冷藏: 同樣需要冷藏麵糊至少1小時(蓋好)。
- 預熱 & 塑形: 烤箱預熱 175°C (350°F)。鋪好烘焙紙。用冰淇淋勺挖取麵糊球(比經典款稍大一點),間隔放在烤盤上。由於加了燕麥,麵糊比較不黏,也可以用手稍微壓扁一點點成厚餅狀(但不要太扁,保留厚度才有嚼感)。
- 烘烤: 放入烤箱中層,烤 12-15分鐘。烤到邊緣金黃,中心看起來大致凝固即可(因為有燕麥,中心濕軟感不像經典款那麼明顯)。燕麥餅乾烤稍微熟一點點沒關係,更有嚼勁。
- 冷卻: 出爐後在烤盤上冷卻5分鐘,再移到網架完全冷卻。
這款餅乾口感非常厚實,充滿燕麥的香氣和嚼勁,配上巧克力和堅果(如果你加了),層次超豐富,一片就很有滿足感!是紮實版的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代表。
巧克力餅乾失敗排行榜 & 破解之道!
新手做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最容易遇到幾個問題。來看看我的血淚史(和解決方案)排行榜:
- 餅乾攤成一片薄餅,沒有厚度:
- 原因: 奶油太軟 / 沒冷藏 / 麵糊溫度太高 / 烤溫不夠高。
- 解決: 奶油要室溫但不要融化!麵糊一定要冷藏!烤溫要準確預熱到位。麵糊球要夠高夠立體。
- 餅乾吃起來硬邦邦,像石頭:
- 原因: 麵粉過度攪拌出筋 / 烤太久 / 糖量或蛋量不足 / 用了高筋麵粉。
- 解決: 乾粉混合到無粉粒就停手!嚴格控制烘烤時間(寧可稍早取出)。確認配方比例。務必使用中筋麵粉。
- 餅乾太甜或太鹹:
- 原因: 配方糖量不合口味 / 鹽量沒控好 / 用了含鹽奶油。
- 解決: 選用無鹽奶油!糖量可以微調(黃砂糖比例高較不甜膩)。鹽量固定用小量匙量準。試吃麵糊(生雞蛋風險自負)或先烤少量試味道調整。
- 巧克力豆都沉底,表面看不到:
- 原因: 麵糊太稀 / 巧克力豆太重 / 拌入後放置過久沒冷藏。
- 解決: 確保麵糊冷藏夠硬。選用耐烤巧克力豆較輕。拌入巧克力後盡快冷藏麵糊定型。
- 餅乾顏色不均或烤焦:
- 原因: 烤箱溫度不準 / 烤盤位置不對 / 烤盤顏色太深。
- 解決: 買個烤箱溫度計!烤盤放中層。深色烤盤要降溫10-15°C或縮短時間烘烤。烘烤中間可調頭一次讓上色均勻。
這些坑我都踩過... 所以特別提醒大家注意!
我的私房小撇步 & 變化玩法
玩了這麼多次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,累積了不少心得:
- 冰久一點風味更佳: 麵糊冷藏超過24小時再烤,味道真的會更香醇更濃鬱!分子料理的概念?反正就是好吃。所以我都是一次做兩份麵糊,冰一份隔天或第三天再烤。
- 冷凍儲存超方便: 挖好的麵糊球,可以直接平鋪在鋪了烘焙紙的盤子上,冷凍硬了之後再裝入密封袋冷凍儲存!想吃的時候,不用退冰,直接從冷凍庫拿出來,烤溫不變,時間多烤1-2分鐘就好。隨時都有新鮮出爐的餅乾吃!這招對付突然的甜點癮超有效。這也是我最愛這個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的原因之一,方便!
- 鹹甜交織更上癮: 在麵糊裡加一點點現磨的海鹽片(像鹽之花),灑在麵糊球表面再進烤箱,鹹味會讓巧克力的甜味更突出,層次感爆表!試過就回不去了。
- 巧克力種類混搭: 別只用一種巧克力!混合牛奶巧克力豆和苦甜巧克力豆(甚至加一點白巧克力豆),風味會更有層次。我喜歡70%的苦甜配一點牛奶巧克力。
- 香料點綴: 除了肉桂粉,試試看加一點點(真的只要一點點)磨碎的咖啡粉(不是三合一哦!是純咖啡粉),或者一點點辣椒粉(Cayenne Pepper),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深度風味,很特別!
- 濕潤度調整: 喜歡更濕潤軟心的,可以在配方裡多加一個蛋黃(蛋黃的乳化效果更好)。喜歡更酥脆的,可以減少一點點麵粉或增加一點砂糖。
- 壓力釋放法: 想要餅乾表面有漂亮的裂紋?在麵糊球送入烤箱前,用手或在上面額外放幾顆巧克力豆輕輕按壓一下頂部。

巧克力選擇指南
巧克力是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的靈魂啊!選對巧克力,餅乾好吃度翻倍!
- 耐烤巧克力豆 (烘焙用巧克力米): 最方便!專門設計不會完全融化,保持顆粒狀。市售品牌很多,選可可含量適合你口味的(半甜約50-60%,苦甜>60%)。我覺得「法芙娜」的品質很穩定。
- 巧克力塊切丁: 風味更濃鬱多變!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高品質巧克力磚(黑巧克力、牛奶巧克力、甚至夾心巧克力都可以玩),切成不規則小塊(約0.5-1公分)。缺點是比較容易融化,烤出來巧克力池效果更明顯。我喜歡用「Callebaut」或「Valrhona」的鈕扣巧克力切塊。
- 可可粉: 如果想做雙倍巧克力餅乾(Double Chocolate),可以在乾粉中加入適量無糖可可粉(大約10-25克,替代等量麵粉)。但記得選擇鹼化處理過的可可粉(如好時深黑可可粉),風味較好且顏色較深。第一次嘗試不要加太多,會苦。
巧克力餅乾 Q&A
最後整理幾個新手常問的問題:
- Q1: 餅乾烤出來為什麼扁扁的?我明明有冰麵糊啊!還有救嗎?
A1: 扁掉通常幾個原因:1. 奶油打發不足(空氣不夠)。2. 麵糊冷藏時間不夠長或溫度不夠低(最少1小時,冰過夜最好)。3. 烤溫不夠高(確保預熱足夠)。4. 烤盤放太高或太低(放中層)。5. 蘇打粉失效了(檢查儲存期限和活性)。下次做注意這些點。這次烤扁的... 嗯,雖然不美,但還是可以吃啦!配冰淇淋當聖代或壓碎做乳酪杯底也不錯(損害控管大師是我)。
- Q2: 家裡沒有電動打蛋器,用手打可以嗎?會差很多嗎?
A2: 可以,但是... 會非常累!而且手打很難把奶油糖打到真正蓬鬆的狀態(空氣打入不足),做出來的餅乾口感會比較緊實、扁平,沒那麼酥鬆。口感上真的有差。建議買個便宜的電動打蛋器,幾百塊搞定,省力效果又好,值得投資!手打的話,至少要把奶油放很軟很軟,用打蛋器用力打久一點(當作練手臂?)。
- Q3: 可以用植物油代替奶油嗎?想做素食版。
A3: 可以,但風味和口感會完全不同!奶油是餅乾香氣和酥脆/軟心口感的關鍵。用植物油(如芥花油、玄米油)做出來會比較軟、濕潤,偏向蛋糕的口感,香氣也比較不足。如果想做素食,可以找專門的素食「巧克力餅乾食譜」,通常會用椰子油或其他替代品來模擬奶油的效果。直接替換風險高,容易失敗或不好吃。我試過一次,結果像巧克力軟糕...不是餅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