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台北濕冷得不像話,風咻咻地鑽進骨頭縫裡,手指凍得敲鍵盤都卡卡的。這種時候,我家廚房鐵定飄出濃濃湯香!你說為什麼?當然是因為一碗「好喝的湯食譜」暖身又暖心,比穿三件羽絨外套還實在啦!記得剛搬出來住那幾年,只會煮泡麵加顆蛋,連煮個簡單的好喝的湯食譜都手忙腳亂,鍋底差點燒焦(汗)。現在嘛,總算有點心得了,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,分享幾道我試過N遍、保證零失敗的私房「湯」寶!
目錄
講到「好喝的湯食譜」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就是食材貴鬆鬆?才沒有咧!我這幾年發現,很多家常湯品根本是銅板價的溫暖奇蹟。看看這張清單,你就知道我沒唬爛:
秋冬煲湯常用食材價格實惠榜 (以傳統市場均價估算)
食材類別 | 食材名稱 | 料理角色 | 價格區間 (台幣/台斤) | 購買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根莖類 | ✨白蘿蔔 | 湯底清甜擔當 | 25-35 | 秋冬當季最棒 |
根莖類 | 馬鈴薯 | 濃郁口感擔當 | 30-40 | 國產新鮮優先 |
根莖類 | 🌽玉米 | 自然甜味擔當 | 35-45 (2-3支) | 帶葉新鮮最佳 |
葉菜類 | 🥬高麗菜 | 清甜飽滿擔當 | 30-45 | 挑選紮實重量 |
豆製品類 | 黃豆芽 | 清爽湯底擔當 | 20-30 | 短胖根部最佳 |
菇蕈類 | 🍄新鮮香菇 | 天然鮮味擔當 | 90-120 | 肉厚香氣足佳 |
菇蕈類 | 乾香菇 | 濃縮鮮味擔當 | 約400 | 小朵厚實為佳 |
菇蕈類 | 金針菇 | 滑順口感擔當 | 40-50 (兩包) | 純白無泛黃佳 |
乾貨類 | 蝦米 (小) | 海味提鮮擔當 | 約300 | 顏色橘紅最佳 |
乾貨類 | 🌊小魚乾 | 天然味精擔當 | 約280 | 銀白光澤為佳 |
看到沒?這些都是菜市場、超市隨手能買到的老朋友,價格可愛得要命!善用它們,煮出來的湯照樣讓人讚不絕口。像上週我用當季的白蘿蔔加上一小把蝦米、幾朵乾香菇熬湯底,整鍋成本不到一百五,味道卻鮮美得連對面鄰居都來敲門問我在煮什麼「好喝的湯食譜」(笑)。
好啦,口水擦一擦,直接來看我的壓箱寶「好喝的湯食譜」!這些都是經歷過家人挑剔嘴巴認證的:
經典家常湯品風味評比表
湯品名稱 | 風味特色 | 難易度 | 熬煮時間 | 推薦季節 | 暖心指數 | 食材取得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🍲蘿蔔排骨湯 | 清甜溫潤,層次豐富 | ⭐⭐☆ | 約 1.5 小時 | ❄️秋冬首選 | 🔥🔥🔥🔥🔥 | ★★★★★ |
🍲番茄蔬菜牛肉湯 | 酸甜開胃,營養滿分 | ⭐⭐☆ | 約 2 小時 | 🌧️四季皆宜 | 🔥🔥🔥🔥☆ | ★★★★☆ |
🍲山藥玉米雞湯 | 溫和甘甜,滋補養生 | ⭐☆☆ | 約 1.5 小時 | ❄️秋冬首選 | 🔥🔥🔥🔥☆ | ★★★★★ |
🍲韓式海帶牛肉湯 | 鮮香濃郁,醒神解膩 | ⭐⭐☆ | 約 1 小時 | ☀️春夏秋冬 | 🔥🔥🔥🔥🔥 | ★★★★☆ |
🍲蘿蔔排骨湯(記憶中的阿嬤滋味)
📍食譜重點: 這道湯啊,根本是我家的冬季定番!蘿蔔的清甜完全釋放出來,排骨燉到輕輕一咬就骨肉分離,湯頭清澈卻滋味十足,喝一口,那種溫暖會從喉嚨一路滑到胃裡,整個人都舒坦了。你說哪裡算是「好喝的湯食譜」?這鍋絕對榜上有名!
📍食材清單:
- 豬小排 或 肋排:約 600克 (挑肉多一點的,燉久不柴,我喜歡市場溫體豬)
- 白蘿蔔:1大條 (約 800克-1公斤,選粗壯、拿起來沉甸甸的,水分足才甜!)
- 薑: 一小塊 (約拇指大,老薑更好,拍扁它,香氣更奔放)
- 青蔥: 1-2根 (打個結直接丟下去煮,最後撈起來就好,方便!)
- 清水: 約 2500-3000 ml (蓋過食材再多一些,相信我,湯會越煮越少)
- 米酒: 1-2大匙 (去腥提鮮,不加也可以,但風味差一點點)
- 鹽: 適量 (最後試味再加,寧願淡了再補,千萬別失手成鹹湯!)
- 可選加分項:一小把枸杞 (最後十分鐘撒下去,賣相跟營養都加分!)、幾顆紅棗 (去籽,湯會帶點自然甜韻)。

📍做法步驟:
- 排骨處理是關鍵! 排骨先請肉攤剁好塊。回家沖洗一下,接著最不能偷懶的一步:冷水下鍋焯水。排骨放進鍋裡,加冷水蓋過,開中火慢慢煮滾。看到水面浮起灰灰髒髒的泡沫沒?(這是血水雜質) 用湯匙仔細撇掉,直到滾水變清澈。這步驟做得好,湯才會清又沒腥味!撈起排骨,用溫水稍微沖洗掉殘渣,瀝乾。這是我媽教的,她說這樣湯才不會濁,我試過偷懶,湯真的比較混濁耶!
- 蘿蔔切滾刀塊。 白蘿蔔削皮後,切成適口大小滾刀塊。不用太小,煮久會縮。有些人喜歡切厚片,我覺得滾刀塊口感更好,邊邊角角軟軟爛爛的超入味!
- 薑拍扁,蔥打結。 薑用刀背用力拍一下,裂開就好,香氣更容易出來。蔥洗淨,直接打個單結。
- 開始燉煮啦! 找個厚實的湯鍋 (鑄鐵鍋、砂鍋最棒!保溫好),放入處理好的排骨、拍扁的薑塊、蔥結。加入足量的清水(一定要一次加夠!中途加水會影響風味)。喜歡酒香的這時可以淋點米酒。開大火煮滾後,立刻轉最小的火,鍋蓋留一條小縫(防止大滾湯濁掉)。讓它咕嘟咕嘟,溫柔地滾個40分鐘到1小時。這時廚房已經香到不行!
- 加入靈魂白蘿蔔。 時間到,打開鍋蓋,香氣撲鼻!把白蘿蔔塊全放進去。這時湯如果變少了,可以補點熱開水(記得是熱的!),水量大約蓋過蘿蔔再多一點點。再次煮滾後,轉回小火,蓋子一樣留縫,繼續慢燉40-50分鐘。用筷子戳戳蘿蔔,能輕鬆穿透就好。
- 最後調味與點綴。 把蔥結、薑塊撈出來丟掉 (它們的任務完成了)。嚐嚐湯的鹹淡,這時才開始加鹽調整到你喜歡的鹹度,千萬別早放!鹽加太早,肉會變柴!喜歡的話,這時可以撒一小把洗過的枸杞進去,再滾個5-10分鐘就好。關火!完成!
💡我的碎碎念: 最愛看燉好的蘿蔔,呈現半透明狀,吸飽了湯汁的精華。排骨的肉輕輕一撥就脫骨,軟爛又不失口感。這湯熱熱喝超舒服,隔餐再加熱味道更融合(就是俗稱的「吃隔餐」啦),蘿蔔更入味!有些人會加點白胡椒,但我偏好原味,更能喝出蘿蔔的清甜。這絕對是新手必試、老手也愛的好喝的湯食譜!
🍲番茄蔬菜牛肉湯(酸甜濃郁的活力補給)
📍食譜重點: 這道湯完全是我的冰箱清道夫兼能量補充包!番茄的天然酸香搭配燉煮軟嫩的牛肉塊,加上滿滿的蔬菜,營養均衡到不行。特別是工作累得跟狗一樣回家,或是週末睡到中午懶得煮複雜菜色時,煮一大鍋這個湯,配飯、配麵包都超搭。保證讓你胃口大開!這鍋湯絕對是我心中數一數二「好喝的湯食譜」,每次煮都嫌不夠喝!
📍食材清單:
- 牛肋條 或 牛腱心: 約 500克 (牛肋條油脂豐富較香,牛腱心瘦肉多較清爽,看個人喜好)
- 牛番茄: 4-5顆 (大顆一點的,選熟透紅軟的,香氣酸度才夠!)
- 洋蔥: 1大顆 (切大塊,煮到最後會化掉釋放甜味)
- 紅蘿蔔: 1-2根 (去皮切滾刀塊,增加自然甜味)
- 西洋芹: 2-3根 (洗淨切段,香氣來源,不愛吃最後撈掉也行)
- 高麗菜: 約 1/4 顆 (洗淨剝大片或切塊,增加湯的甜度和份量感)
- 馬鈴薯: 1-2顆 (中型,去皮切滾刀塊,增加飽足感和濃稠度)
- 大蒜: 3-4瓣 (拍扁去皮)
- 月桂葉: 1-2片 (增加香氣層次,沒有可略)
- 番茄糊: 2-3大匙 (Tomato Paste,濃縮番茄風味的神物!一般超市都有)
- 高湯或清水: 約 1500-2000 ml (用牛骨高湯更濃郁,清水也行)
- 鹽、黑胡椒: 適量
- 橄欖油 或 一般食用油: 少許
- 可選:蘑菇 (切片增添風味)、義式綜合香料 (一小匙)。

📍做法步驟:
- 牛肉處理去腥。 牛肉切適口大小塊 (約3-4公分)。一樣用冷水下鍋焯水的程序:冷水放牛肉,中火煮滾,撇除浮沫,直到水變清 (或相對清澈)。撈起牛肉塊,溫水沖洗,瀝乾備用。這步驟對去除牛肉腥膻味很重要!
- 番茄去皮、炒香基底。 牛番茄底部劃十字,放入滾水中燙一下 (約20-30秒),撈起沖冷水,就很容易剝皮了。去皮後切大塊。取一個厚底湯鍋或鑄鐵鍋,倒入少許油,中火加熱。先放入切塊的洋蔥和拍扁的大蒜,炒到洋蔥變軟、邊緣有點透明。接著加入番茄塊,翻炒幾下,番茄會開始變軟出汁。這時加入靈魂角色—番茄糊!用力翻炒個1-2分鐘,讓番茄糊的香氣充分釋放,顏色也會變得更深紅、更濃郁。這時香氣已經超誘人了!覺得鍋底有點黏就補點油。
- 加入牛肉與香料。 把焯過水、瀝乾的牛肉塊倒進鍋裡,翻炒均勻,讓牛肉表面都沾裹上番茄醬汁。這時加入月桂葉 (和可選的義式香料),繼續炒個1分鐘,香氣更豐富。
- 注入高湯/水,慢燉牛肉。 倒入高湯或清水,水量要能蓋過所有食材。開大火煮滾後,轉小火,蓋上鍋蓋 (留小縫),開始慢燉。這個過程需要時間,耐心燉個至少1小時到1.5小時,牛肉才會開始變軟。中間如果水變太少,記得補熱開水!用筷子戳戳牛肉,感覺一下軟度(離理想還差一點點沒關係,後面還要煮蔬菜)。
- 蔬菜陸續登場。 牛肉燉了約1小時後,打開鍋蓋,把切好的紅蘿蔔塊、西洋芹段、馬鈴薯塊通通加進去。繼續蓋上鍋蓋(留縫),小火慢燉約30分鐘,直到紅蘿蔔和馬鈴薯都變軟。
- 最後加入高麗菜與調味。 放入高麗菜 (葉片或塊狀)。因為高麗菜容易熟,這時再燉個15-20分鐘就夠了。高麗菜會慢慢變軟,釋放甜味。嚐嚐湯的味道,這時加入適量的鹽和現磨黑胡椒調味。確認蔬菜都軟了,牛肉也達到你喜歡的軟爛程度 (用叉子可以輕易分開即可)。
- 靜置與享用。 關火!可以把月桂葉撈掉了。這湯稍微放一下,味道會融合得更完美。熱騰騰地舀一碗,牛肉軟嫩、蔬菜香甜,湯頭濃郁中帶著番茄的微酸,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!隔餐再加熱更好喝!
💡我的眉角分享: 番茄糊絕對是這湯濃郁的關鍵,不能省!我試過只用新鮮番茄,味道就是單薄了些。牛肋條燉出來比較油香,牛腱心則較清爽。蔬菜種類可以很隨興,家裡有什麼放什麼,櫛瓜、花椰菜也很搭。這道湯配法國麵包沾著吃,或是淋在白飯上變成湯泡飯,都是人間美味!又是一個輕鬆駕馭的好喝的湯食譜。
韓式海帶牛肉湯(解膩醒神的韓風經典)
📍食譜重點: 這道湯絕對是我宿醉隔天、或是吃太油膩想清清腸胃時的救星首選!海帶芽的滑順、牛肉的鮮美、蒜頭的辛香,融合成無比清爽又充滿海洋滋味的湯頭。做法超簡單快速,從備料到上桌,半小時內搞定!喝一口,整個胃都舒坦了,精神也跟著醒過來。想找快速又清爽的好喝的湯食譜?這道韓式海帶牛肉湯絕對能滿足你!
📍食材清單:
- 乾燥海帶芽: 一小把 (約10克,韓式賣場或超市都有,泡開會變很多!)
- 牛肉: 約 200克 (選嫩一點的部位,如雪花牛火鍋片、牛小排薄片,或牛里脊切薄片)
- 大蒜: 4-5瓣 (切末或壓泥,韓式湯品蒜香是靈魂!)
- 麻油: 1大匙 (韓式麻油香氣特殊,加分!)
- 醬油: 1-1.5大匙 (一般薄鹽醬油即可)
- 鹽: 少許 (最後調味補鹹度)
- 清水: 約 800-1000 ml
- 青蔥: 1根 (切蔥花,最後裝飾提味)
- 白芝麻: 少許 (最後撒,增加香氣)
- 可選:豆腐 (切小塊,增加口感與飽足感)。

📍做法步驟:
- 泡發海帶芽。 乾海帶芽放入一個大碗中,加入足量的冷水 (溫水也可以,但冷水口感更好),讓它自己慢慢吸水膨脹變軟,大約需要10-15分鐘。泡開後體積會變很大!之後用清水稍微沖洗兩遍,瀝乾水分備用。記得不要泡太久,會失去脆脆的口感。
- 準備牛肉。 牛肉切成適口大小薄片 (如果買火鍋片就不用切)。用一點點醬油 (分量外) 和麻油抓醃一下,約5-10分鐘,去腥入味。千萬別加太白粉,湯會濁掉!
- 爆香蒜末與牛肉。 取一個湯鍋,倒入麻油,中小火加熱。油熱後放入蒜末,快速翻炒爆香,小心別炒焦!蒜香出來後,立刻倒入醃過的牛肉片,快速翻炒至牛肉變色 (約8分熟即可,不用全熟)。
- 加水與海帶芽煮滾。 在牛肉炒變色後,立刻加入清水(水量依個人喜好調整)。開中大火煮滾。水滾後,把瀝乾的海帶芽放進去。
- 調味與煮透。 加入醬油。喜歡豆腐的這時可以放豆腐塊。轉中小火,讓湯保持微微滾沸的狀態,煮個5-8分鐘。這時海帶芽會變得滑溜軟嫩,牛肉也完全熟透。嚐嚐味道,用一點點鹽調整鹹度。最後淋一點點麻油提香(可選)。
- 盛碗與點綴。 關火!撒上滿滿的蔥花和白芝麻。完成!
💡我的心得: 這湯真的快、狠、準!蒜末一定要夠多才夠味,韓式麻油香氣是關鍵特色。牛肉記得選嫩的部位,快速炒過就好,煮久了會老。海帶芽千萬別煮過頭,軟滑中帶點脆度是精髓。喝的時候,那清爽鮮美的滋味,特別是蒜香撲鼻的感覺,真的好舒服!配白飯就是簡單一餐,絕對是值得收藏的好喝的湯食譜。
🔥 煲湯小學堂:我的失敗經驗換來的私房秘技
煲湯看起來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啊!我也是繳了不少「學費」(燒焦的鍋底、太鹹倒掉的湯、咬不動的肉...),才慢慢抓到訣竅。分享幾個超級實用的心得,讓你第一次煮湯就上手,避開我踩過的坑:
- 食材新鮮是王道: 這真的不是廢話!特別是蔬菜湯,蘿蔔、玉米、番茄這些主角不夠新鮮,煮出來甜味就是差一大截。海鮮湯更要講究鮮度,不然腥味毀所有。寧願多花點心思挑,也不要浪費時間煮一鍋不好喝的湯。
- 肉類焯水去腥法: 豬肉、牛肉、雞肉(尤其是全雞或帶骨雞塊)想湯頭清澈不腥臭,冷水下鍋焯水絕對不能省!看著髒髒的浮沫撇乾淨,後續湯頭才清亮好喝。溫水沖洗肉塊這步也是我媽堅持的秘訣,湯真的比較不濁。
- 大火燒開轉文火慢燉: 湯滾了之後,一定要轉成最小的火,讓湯面維持微微冒泡的狀態就好(俗稱蝦眼泡)。這樣才能把食材的精華慢慢逼出來,肉也才會軟爛入味而不柴。火太大一直滾,湯會濁,肉也容易縮乾變硬。蓋子記得留一條縫,讓蒸汽跑掉一些,湯才不會悶得混濁。

- 鹽巴最後放定律: 這點超重要!特別是燉肉湯,鹽太早加進去,會讓肉質變緊變柴,很難燉軟。一定要等食材都煮到差不多軟爛了,最後試味時再加鹽調整。寧願先淡一點,不夠鹹再加都好救。
- 善用天然提鮮小物: 想讓湯頭更鮮美,不一定要靠味精!幾顆乾香菇(泡軟連泡的水一起下)、一小撮蝦米或小魚乾、一小塊昆布(煮10分鐘就要撈起,不然湯會黏),甚至是幾顆蛤蜊,都能瞬間提升湯的層次。這些都是我的秘密武器!
- 隔夜湯更美味的秘密: 很多湯,像蘿蔔排骨湯、番茄牛肉湯、咖哩之類的,隔餐再加熱反而更好喝!因為味道有時間融合得更完美。但記得:湯煮好放涼後要盡快冰冰箱;再次加熱時一定要徹底煮沸。海帶湯這種快煮的就不建議隔夜了。
掌握這些小技巧,保證你也能輕鬆端出一鍋讓人驚豔的好喝的湯食譜!
📊 熬湯時間指南:不同食材需要的溫柔對待
熬湯最怕什麼?食材沒熟透,或是煮過頭爛糊糊。看看這張表,掌握黃金時間點:
家常湯品食材熬煮時間參考表
食材種類 | 建議加入時間點 | 所需烹煮時間 | 狀態判斷標準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---|
🐖豬小排/肋排 | 一開始與湯底同煮 | 1.5 - 2 小時 | 筷子可輕鬆插入,骨肉分離 | 需先焯水去腥 |
🐂牛腱/牛肋條 | 一開始與湯底同煮 | 2 - 2.5 小時 | 筷子可輕鬆插入,纖維軟化 | 需先焯水去腥 |
🐓帶骨雞肉塊 | 一開始與湯底同煮 | 40分鐘 - 1小時 | 筷子可輕鬆插入,無血水 | 雞皮可先煎過更香 |
🥕根莖類 (紅蘿蔔/白蘿蔔) |
湯底煮沸後30-40分鐘加入 | 30 - 50分鐘 | 筷子可輕鬆穿透 | 切塊大小影響時間 |
🥔塊莖類 (馬鈴薯/山藥) |
湯底煮沸後40-50分鐘加入 | 20 - 30分鐘 | 筷子可輕鬆穿透,邊緣略化 | 山藥易碎勿過度攪拌 |
🍅番茄塊 | 炒香後與牛肉同煮 | 約1小時 | 完全化入湯中 | 搭配番茄糊風味更佳 |
🥬葉菜類 (高麗菜/大白菜) |
起鍋前15-20分鐘加入 | 15 - 20分鐘 | 葉軟梗透 | 煮太久會黃爛 |
🌿耐煮菇類 (香菇/蘑菇) |
起鍋前30分鐘加入 | 20 - 30分鐘 | 軟化入味 | 乾香菇需預先泡發 |
🌿嫩葉菇類 (金針菇/鴻喜菇) |
起鍋前5-10分鐘加入 | 5 - 10分鐘 | 變軟即可 | 煮太久會失去口感 |
🍲海帶芽 | 牛肉炒香加水煮沸後加入 | 5 - 8分鐘 | 恢復滑溜口感 | 泡發後勿煮過久 |
🟡豆腐 | 起鍋前10分鐘加入 | 10分鐘 | 內部熱透即可 | 嫩豆腐勿過度攪拌 |
煲湯常見疑難雜症急救站
煲湯路上難免碰到小狀況,別慌!看看這些問題你是不是也遇過,我都幫你整理好解法了:
疑難雜症 | 可能原因 | 我的急救妙招 | 預防之道 |
---|---|---|---|
湯太鹹! | 手抖鹽巴加太多 | ➊ 加整顆去皮馬鈴薯進去煮15分鐘後撈起吸鹽 ➋ 加水稀釋 (但風味會變淡) ➌ 加點糖綜合鹹味 (少量慢慢加) |
嚴格遵守最後調味原則,寧淡勿鹹! |
湯太油膩! | 肉類油脂過多 (如豬腳、雞皮) | ➊ 冷藏後刮除凝固浮油 ➋ 湯滾時用湯匙小心撇油 ➌ 丟幾塊吸油的冰塊快速撈起 |
選較瘦部位、雞湯冷藏後去油再喝 |
湯不夠鮮! | 食材鮮度不足或熬煮時間不夠 | ➊ 加一小匙魚露提鮮 ➋ 丟幾顆蛤蜊進去煮開 ➌ 加點香菇精或鰹魚粉 |
善用乾貨 (蝦米/乾香菇/昆布) |
肉又老又柴! | 鹽加太早、火候過大、肉部位太瘦 | ➊ 已發生難補救 ➋ 把肉撈出撕碎再放回湯中 |
選油花均勻部位、後放鹽、小火慢燉 |
蘿蔔/馬鈴薯煮不爛! | 熬煮時間不足、塊頭切太大 | ➊ 繼續耐心燉煮 ➋ 撈出來切小塊再煮 (麻煩) |
根莖類切適口大小、預留充足燉煮時間 |
湯變混濁... | 肉未焯乾淨、大火滾沸、蓋子全密閉 | ➊ 打顆蛋清攪拌吸附雜質再過濾 ➋ 冷藏後過濾上層清湯 |
做好焯水步驟、轉小火、鍋蓋留縫 |
❓ 暖心湯品 Q&A
Q1:我時間不夠,有沒有快速煮出好喝湯的方法?
當然有!我的偷吃步:善用壓力鍋或快鍋。像蘿蔔排骨湯、番茄牛肉湯這種需要長時間燉煮的,用壓力鍋可以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(排骨湯大約壓20-25分鐘就超軟爛!記得自然洩壓)。另一個方法是煮滾湯,像韓式海帶牛肉湯、薑絲蛤蜊湯、青菜豆腐蛋花湯,食材處理好,水滾下去煮個10-15分鐘就能上桌,清爽又快速,同樣是很好的好喝的湯食譜選項!
Q2:煲湯一定要用瓦斯爐嗎?用電鍋行不行?
當然可以!電鍋是忙碌上班族的好夥伴。作法通常是:把所有處理好的食材 (肉類記得先焯水!)、香料、水,通通放進內鍋。外鍋加1.5-2杯水,按下開關。開關跳起後,先不要開蓋,繼續悶個30分鐘到1小時,讓餘溫繼續燉煮,肉會更軟爛。最後開蓋加鹽調味。雖然湯頭的濃郁度和層次感可能略遜於爐火慢燉,但方便性無敵,味道也絕對及格!很適合燉雞湯、藥膳湯。
Q3:喝不完的湯該怎麼保存?可以放多久?
煮好的湯,完全放涼後,裝進乾淨、密封的保鮮盒,放冰箱冷藏,建議3天內喝完最安心。如果確定3天內喝不完,直接分裝冷凍!冷凍可以保存1-2個月沒問題。要喝的時候,提前一晚拿到冷藏退冰,或是直接用小火加熱解凍(加熱時要攪拌,避免底部燒焦)。記得冷凍的湯要煮沸後再食用。千萬不要把一大鍋湯反覆加熱冷卻,容易滋生細菌。這些保存方法適用於大部分的好喝的湯食譜成果哦!
希望這篇滿滿的乾貨,能讓大家在冷颼颼的天氣裡,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鍋溫暖。別再猶豫了,今天就挑一道好喝的湯食譜,動手試試看吧!包準你喝了之後,幸福感滿滿!有什麼問題隨時問我,咱們湯鍋裡見!